极地视觉,苏州logo设计,苏州品牌设计

 

品牌咨询/微信:136 5622 6579

资讯中心:

行业新闻

经验分享

常见问题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资料中心 >> 经验分享

 

好设计不等于好生意—我的设计创业路

添加时间:2017-01-16     来源:苏州极地视觉设计    浏览人数:1907

在杂良集的仓库里,新到的原创产品把门口堆积的满满的,我的库房同事们一边乐此不疲的清点着货品的数量,一边在好奇的摆弄着这些新鲜的小玩意。若说杂良集与其他的电商有什么不同,我想应该是杂良人对创意与设计的追求比任何人都要强烈吧。
 
但是,自从创业以来,在创意设计圈子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我一直都在思考一个问题:虽然杂良集的目标是通过提供赋有新鲜质感的创意产品来赢得市场的关注,可如何使好的设计同时成为一门好的生意,成为了我们一直在反思的问题。除此之外,我又常常追忆那个让我们始终对创意设计行业不离不弃的源由,究竟是在响应党的号召还是纯粹的个人理想主义情怀?至今也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始终是非常清晰的,那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新兴产业里生存,除了创意你还必须具备更强的毅力,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你即将面临的是山岭还是湖泊,不过宝藏也通常隐藏在此。
 
对于当年的那一批设计行业新生代来说,在2006年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在全球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总体态势下,党的十六大五中全会提出了要大力推动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报告,随后各地方政府都相应颁布了一系列的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从表面上看一切都欣欣向荣,整个行业异常繁华,许多传统企业也都转型跳进了文化创意的浪潮中意图分一杯羹;另外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第一届创意市集也在那年浮出了水面,这对于那些酷爱手工且具有设计梦想的年轻人们来说是一个福音,因为它提供了一个自由交易平台,给设计者和消费者们创造了一个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也就是在此刻,许多设计师纷纷加入了城市新兴原创品牌的大军,共同挥舞起创意大旗。
 
说到这里,表面的一切仿佛是那样的美好,对于众多设计从业者来讲,似乎大家已经可以看到梦想照进现实的场景,但事实却远不止如此。对于大多数战斗在一线的草根设计师来说,很多人的终极梦想都是建立自己的时尚品牌,把创意产品化,然后投放市场,得到反馈,最终实现自己的商业帝国。但是中国的土壤似乎并没有特别青睐于这些拥有梦想的人们,无论是政府的政策支持还是媒体的大肆宣传,这些都没有从根本上影响原创设计品牌的生存状况。一方面政策大多都是只见物不见人,多建设两个创意园区对于原创品牌毫不相干;另一方面创意市集这种形式固然好,但是特定时段特定地点的游走模式并无法满足多数原创品牌的需求,虽然它为本土原创作品交易市场掀开了一个美丽的篇章,但是如何延续成为了所有人最头疼的一个问题。
 
举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吧。若是按以上所讲,我也算是最早一批做原创品牌的创作者之一,和当时的大多数同伴一样,跟随新浪潮并且抱着创意致富的心态,我们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创造了一个产品品牌,其实就是小批量DIY的杂货,我们给它们起了很优雅的名字并带着这些“宝物”游走于各城市的创意市集,用心的叫卖着自己的产品。
 
值得欣慰的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当热爱创意的人们产生交集擦出了火花时,买者通常对价格的敏感度不高,并且愿意为设计买单,这是最让创作者们兴奋地。但是,当你意识到这样游走式的售卖方式不可能成为支撑你生存的全部时你会需要另辟蹊径,也就是说你必须有稳定的销售渠道,这是所有那一批原创设计师们共同所思考的问题。
 
除此之外,当你的产品销售达到一定的体量时,你不可能还只单纯依靠当初小作坊式的手工劳作来满足市场的需求。也正是因为这样,许多的创作者因为疲于应付设计之外的琐事而变得焦头烂额,最终迫于无奈结束了自己短暂的品牌之路。不过后来残留下的第一批创作者们同样也成为了日后新兴原创市场的中坚力量,并且后续也带动了许多新的设计品牌加入其中。
 
市场的需求逐渐变大,中国的70、80后也逐渐崛起,他们所一贯推崇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逐渐根深蒂固,他们对消费的选择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样的现象给原创品牌和创意产品创造了更肥沃的土壤成长。消费者不再像从前那样如此的重视标签,他们更多的关注自己,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们更愿意与众不同,这使得创意产品市场首先有了持续存在的可能。但是整个市场的前景到底有多好,原创品牌的前途到底有多光明,我们至今很难找出一个有力的数据去支撑,因为大家始终还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只是知道我们离岸边不会太远。但是有一点我在这里不得不提,这同样也意味着原创设计师过河的过程是顺流还是逆流,那就是如何将好设计运营成好生意。
 
自从经历过在本土运作草根原创品牌的艰辛后,我就致力于打造一个原创设计品牌的专业渠道,从销售端上解决设计师的软肋,所以“杂良集”在我们若干人的努力之下便应运而生了。在平台的筹建过程中,我从一个创作者摇身一变成了一个游说者,开始不断地向原创品牌的设计师们讲述销售渠道与生产能力的重要性,讲述设计与市场衔接的重要性,或者更确切的形容,我就像一个推销员,急于贩卖自己的理想。
 
在无数的交谈中,庆幸的是我博得了基本所有原创设计师的认同,但是同时我又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多数的设计师们仍无力去平衡设计和生意之间的关系。多数人都更愿意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设计本身,因为那是他们最擅长的也是最热衷的,一件好作品的诞生远比任何事情给他们带来的快感都要大得多。而对于什么生产、销售、推广、库存管理等等他们无暇兼顾,并且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厌烦和不适应。从外部因素来讲,这有受到专业局限、教育环境与从业经历的影响。我不可否认,每个设计师都是天生的理想主义者,而且骨子中总还含有那么一点孤傲,不愿妥协也是这类人的特性。但是,对其它商业节点的陌生无疑会打给他们极大地阻力,或许他是一个完美的创作者,但他未必就是一个完美的生意人,两种气质在同一个人身上出现的几率实在是微乎极微。所以我认为,改变这点最有效直接的办法就是在商业上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让他们去补齐你的短板,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成功的机会,否则就如同木桶效应所述,但凡有一个过于明显的短板都将导致不可避免的失败。
 
抛开原创设计师本身的属性不谈,其实在整个行业内我们大可把原创品牌分为三大类:创意手工品牌、公司或组织运营品牌、NGO品牌。
 
第一类创意手工品牌其实大多数也是草根设计师品牌,他们同样大多也是我之前所提到的那批创意市集的忠实拥护者。他们或许是出自之前某产品或广告公司、或是自由职业者、又或是来自某艺术院校的大学生甚至是DIY迷,如YUYU、惊蛰、动壹等,他们往往身兼多职,几个人的团队要兼顾从设计到生产再到销售的整个流程,所谓既做老板又当后勤,方方面面都要照顾周到。此类品牌的优点是沟通成本低,对市场反应及时,往往一个灵感闪现便可以及时落实,与消费者的交流也是相对顺畅。但是相应的问题也层出不穷,例如对生产的把控,对渠道的选择以及对扩张需求的应对,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使得此类品牌举步维艰,如何能把一个作坊式的团队转变为一个正规化的商业团队,如何能把一系列的产品包装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品牌是他们持续生存的关键。
 
第二类品牌指的是那些公司运营背景下的原创设计品牌,如台湾PICOBABY、异开、IMIU、MRKT、OOU等,此类品牌有相对较为成熟的运作机制,他们很多都是广告或设计公司出身,把开发创意产品作为一项自我造血的业务模块,同样也是面对创意服务类行业业态形势的一种应对策略。他们有相对大一些的设计团队和较强的设计能力,对生产的把控同样也相对专业,通常也会吸引到较好的合作伙伴。但问题同样是缺少对渠道的把控能力,对商业的敏感程度受到限制,如何平衡自己内部业务的比重关系是他们最值得深思的关键。
 
第三类则是NGO品牌,顾名思义,他们自然也是其中最具理想情怀及社会责任感的品牌,如爱在天空下love in the sky,他们通过征集孩子们的美术作品,由设计师再设计,制作成创意产品,面向消费市场,创造市场价值,最终将产品收益的一大部分资助给灾区及贫困地区儿童,实现让孩子们自己帮助自己、社会资源有效整合、人人消费即行善的快乐公益目标。这类品牌通过采用“创意+公益”的模式来体现价值,既是一种有效地行销手段,又在实际意义上体现了社会责任感,帮助了弱势群体,为市场创造了一种更为温馨的创意氛围,自然他们的市场容纳度也就相对较高。但是作为公益型的团队,如何能更加顺畅的游走在商业的领域内也是他们所面临的问题。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酒香不怕巷子深”,但依我来看,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想再香的酒也会怕巷子深。所以我认为在现在的行业态势与市场环境下,好的渠道策略与营销策略逐渐成为原创品牌成败的关键。我们常常听到有许多创作者在讲他们面对日益加快的商业节奏不知如何应对,一个好的设计通常很难和一桩好的生意嫁接,是继续坚持设计的品质还是向商业妥协成了他们所最头疼的问题,作为一个具有鲜明个性色彩和符号的原创品牌来讲这更为重要。若由我来看,这并非就一定是个矛盾体,因为在通常条件下,消费者一定会愿意为好的设计买单,但前提是在合理的情况下,因为好的设计并非就是贵的产品,也并非就是设计师自己关在盒子里闷出的产品,它必定需要有市场的反馈,不断地有交流有沟通,只有经过市场检验的产品才会是好的产品、好的设计,一切没有调研的结论都是单相思。所以,真正的酒香并不是靠嘴说出来的,而是消费者品尝出来的。
 
记得前些日子和一个品牌的设计师朋友聊天,他向我抱怨说“除了设计,我们没那么多精力去关注制作、包装、物流,甚至营销等众多环节,所以无法让每件原创作品都闪闪发光。”对于这点我虽然理解,但却不敢完全苟同。因为如果有人将自己作品的不成功怪罪在没人帮忙掌控设计以外的所有环节上,那我想这个人也应该适当的反思一下自己的问题。这如同在中国做设计服务的公司,其中有一部分在天天抱怨酬劳的不平等却又束手无策,那是因为他们从未想过我们究竟用设计用创意向他人提供了什么。许多的设计公司来来回回只为他们的客户提供了一个节点的服务,如一张平面海报、一个LOGO、一张产品效果图,而剩下的生产、推广、销售呢?另外一个设计流程下来我们有没有真正的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有没有真正考虑到的实际所带来的价值?我们是否只是做了一个视觉上的优化,还是真的设身处地的去全方位的考量这个设计本身的用途和一系列应用策略?是否它能够直观的带来商业回报或者还是可有可无?所以,我想好的设计若想变成一门好的生意一定需要额外的付出,每个原创品牌,都必须经历这样一段的日子,画一张设计稿纵然相对简单,但如何将这张图变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商品才是证明产品价值的标准。从设计到营销,如果能亲自参与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那必定可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而这些收获更是促使品牌的下一个作品走向成熟。
 
所以最后,我想无论是作为原创产品的渠道还是平台,杂良集一直有几点是想和原创品牌所分享的。
 
第一,好的设计不一定贵,既要让大众消费得起,又能将利润保持在最合理的范围内,如此一来,市场接受力与防抄袭两大问题都迎刃而解。
 
第二,好的设计一定也同样是一个好的商品。先是做商品,然后才是做艺术品,毕竟我们做的是商业品牌,我们的理想都是让更多的人分享我们的创意,传递我们的灵感,最重要的还是要满足消费者的诉求,所以在坚持自己底线的前提下还是应先认识到生意的规律。一个产品做得你认为再完美再好有时候也无济于事,因为产品先要能卖掉才有用,它直接关系到品牌后续的发展。
 
第三,记住木桶效应。设计师未必就不会成为多面手,虽然我们不需要面面俱到,但是我们同样不能让自己有一块短板过于明显。除了设计,我们同样要遵循商业的规律。
 
第四,重视营销,选择优质渠道。本土的品牌越来越多,为原创品牌这样特殊角色量身定做的渠道少之又少,我们都知道有卖电器的商城、卖包包的商城、卖鞋子的商城、卖衣服的商城,所以精心选择适合你的渠道也就是你的合作伙伴,伴随着他们一同成长。
 
第五,多些交流,多些分享。原创设计行业是一个新兴行业,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大家大多都各忙各的没什么交流。我想我们应该打破这样的一个氛围,应该介于一个平台加强沟通、互通有无、分享经验,只有如此,才能培养起整个市场的氛围。
 
中国的原创品牌仍然是在创业的田野上,在创业的过程中我们要有激情、有梦想还要有准备,“光有设计头脑不行,还得有商业头脑”。

 

上一篇:国内著名茶品牌标志赏析
下一篇:2017LOGO设计趋势

行业新闻

+ 南京画册设计中文字与图像: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 北京可视化营销策略与包装设计
+ 苏州画册设计文字的力量在画册设计中的表达
+ 张家港企业VIS设计:重塑企业形象品牌VI设计的关键作用
  More>>

 

经验分享

+ 苏州画册设计从视觉到心灵:插画设计如何影响读者体验?
+ 上海画册设计中的叙事与视觉叙述艺术
+ 张家港海报设计艺术:如何创作引人注目的视觉作品
+ 苏州插画设计在包装设计中的重要性
  More >>
 

常见问题

+ 苏州插画包装设计:赋予产品灵魂的视觉奇迹
+ 苏州品牌VIS设计:打造视觉上的品牌辨识
+ 上海包装设计的艺术:将创意与功能性融为一体
+ 苏州画册设计历史与现代的碰撞在画册设计中的体现
  More >>

版权所有 © 苏州极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品牌热线:0512-89169975 136-5622-6579(微信同号)
地 址:苏州市吴中区苏蠡路59号蠡和大厦7楼 百度地图 苏ICP备11024447号 服务主区域 :昆山 太仓 张家港 常熟 吴江 南通 南京 上海
苏州vi设计公司-极地视觉提供企业形象包装设计,集团VI设计,LOGO设计,宣传画册设计,品牌设计,创意广告,vi系统,SI,品牌咨询,品牌策划,品牌全案策划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