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锚定核心定位:明确 “为谁而做” 与 “传递什么”
设计的第一步需解决两个核心问题:目标受众是谁?希望通过画册达成什么目的?这直接决定了画册的整体调性与内容比重。若面向年轻消费群体的潮流品牌画册,可采用活泼的视觉符号与碎片化叙事;而面向专业客户的企业年报画册,则需以数据可视化为主,突出严谨性与权威性。
以艺术展览画册为例,其核心定位是 “让未能到场的观众感受展览氛围”,因此内容需平衡作品呈现与策展理念 —— 既要有高清作品图与创作背景,也要通过策展人访谈、空间设计草图等内容,还原展览的叙事逻辑。
二、搭建内容架构:让信息 “有逻辑地呼吸”
优质画册的内容架构应像 “故事线” 般清晰:开篇吸引注意力,中段传递核心信息,结尾留下余味。可采用 “总分总”“时间轴”“场景化” 等结构,避免信息堆砌。
比如文旅画册,可按 “地理脉络” 展开:从城市地标切入,延伸至街巷文化、民俗活动,最后以美食与住宿推荐收尾;每页内容需控制 “信息密度”—— 重要图片占比 70%,辅助文字与装饰元素占 30%,避免读者产生视觉疲劳。同时,可设置 “留白页” 或 “跨页大图”,在密集信息后给予视觉缓冲,如同阅读中的 “换气时刻”。
三、视觉语言设计:用风格传递情绪
视觉风格是画册的 “第一印象”,需与核心定位高度契合。从色彩系统到字体选择,从版式网格到图像处理,每个细节都应服务于整体调性。
色彩上,可采用 “主色 + 辅助色 + 点缀色” 的搭配逻辑:科技类画册常用蓝灰为主色,搭配荧光色点缀,体现未来感;传统文化画册则可提取非遗纹样中的色彩,如靛蓝、赭石,通过明度调整适配现代审美。字体选择需区分 “标题字” 与 “正文字”:标题可用有设计感的艺术字体强化记忆,正文则需保证可读性,字号不小于 8pt。
图像处理是视觉设计的核心。除了保证画质清晰,还可通过 “统一滤镜”“局部特写”“拼贴重组” 等手法强化风格 —— 自然主题画册可将所有图片调至低饱和色调,突出宁静感;时尚画册则可通过裁边、叠加等方式,打破常规构图的沉闷。
四、材质与工艺:让触觉参与叙事
画册的物理质感是 “看得见的温度”,纸张、装订与特殊工艺的选择,能让抽象的主题变得可触摸。例如,环保主题画册可选用再生纸或种子纸(纸张内含植物种子,丢弃后可发芽),配合线装工艺,传递自然可持续的理念;高端奢侈品画册则可采用皮质封面搭配烫金工艺,通过触感差异强化品牌的奢华属性。
特殊工艺的运用需 “恰到好处”:在关键页面(如封面、开篇页)使用 UV 烫印、击凸等工艺,突出重点;内页则以简约为主,避免过度装饰分散注意力。值得注意的是,材质需适配传播场景 —— 若画册需频繁邮寄,应避免使用易折的薄纸或凸起工艺,防止运输中损坏。
五、互动设计:打破 “单向阅读” 的边界
优秀的创意画册能让读者从 “被动观看” 变为 “主动参与”。互动设计无需复杂,一个巧妙的细节即可提升体验:儿童绘本可加入翻翻页、立体纸艺,让故事场景 “立起来”;企业品牌画册可在封底设置二维码,扫码跳转产品视频或线上展厅,实现 “纸端到云端” 的延伸。
更具创意的做法是让 “阅读行为本身成为内容的一部分”:比如心理主题画册,内页印刷遇热变色油墨,读者触摸后会显现隐藏文字;旅行画册可预留空白页,附带贴纸与印章,鼓励读者记录自己的旅行轨迹。这些设计让画册从 “一次性阅读品” 变为 “可收藏的互动载体”。
六、收尾与传播:让画册 “走得更远”
画册的收尾设计需强化核心记忆点:可在最后一页放置简洁的 slogan,或重复封面的视觉符号,形成首尾呼应。同时,需考虑传播场景 —— 若用于线下派发,可设计成便于携带的小开本;若作为陈列品,则可采用大尺寸对开版式,提升展示效果。
专注品牌VI视觉设计、高端logo设计、宣传物料策划设计、文案企划、展厅设计、品牌形象设计、品牌设计与升级等项目,成立于 2011年,尤其擅长从0-1的品牌塑造,行业领域知名品牌,案例众多,口碑佳,专业团队,深受江浙沪区域青睐!
合作伙伴 :公牛集团、上海复星集团、永钢集团、科沃斯机器人、东方雨虹集团、上汽车享等60多家集团公司,涉及到医疗医药、智能科技、研究研发等行业。
|